天津师范大学系天津市市属重点高校,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方针,已基本实现从传统师范教育向具有教师教育特色、教学科研型综合性大学的转轨。综合性,意味着天津师范大学既有为基础教育输送优秀师资的职责,又承担了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使命;综合性,使天津师范大学进一步更新了教育理念,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氛围,造就了一所名师荟萃、学子如云、对外开放办学、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崭新师范大学。
目前,天津师范大学的学科门类在部颁本科专业目录所列11个门类中占有8个,即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这八大类学科,相互支撑,相得益彰,为来校就读的莘莘学子,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全面发展的广阔空间。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修本专业以外的其他课程,并可以参加双学士学位、副修本、专科专业的研读。在教师的培养方面,从2003年起我校已有重大改革举措: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界限已打通,有志从事教师职业的新生,可在入学后选修教师教育学分以获得从教的相关知识和能力。此类学生毕业后,根据用人单位需求,既可从事教师职业,亦可从事其他相关职业。
天津师范大学现有52个本科专业、31个高职专业、50个硕士点、1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点、8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此外,还设有教育、公共管理、高校教师等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院校之一。设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中心,全国电教多媒体技术开发与培训基地和天津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中心。
学校现有在校本、高职学生近160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近3000人,外国留学生1400余人;有专任教师106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20名,博士生导师31名。学校还礼聘了6位中科院院士、80多位高水平国内专家、19位外籍学者作为我校的顾问或兼职教授;学校藏书约200多万册,并面向全国编辑出版《天津师范大学学报》、《数学教育学报》、《青少年科技博览》等10余种报刊。
天津师范大学始终坚持开放办学,目前已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学校签定校际间合作协议,建立了友好协作与学术交流关系。留学生教育已形成长、短期汉语进修,本科、研究生教育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天津师范大学始终秉承“勤奋严谨、自树树人”的校训,坚持“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的原则,树立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育人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办学特色,主动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和天津市经济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定位。
天津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以踏实认真的敬业精神、丰富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富于创造性、适应性的特点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据不完全统计,天津师范大学向社会输送了近7万毕业生,他们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特别是基础教育战线的骨干力量。在天津市历届“十佳教师”评选中,天津师范大学毕业生占90%以上,全国十佳教师、全国人大代表朱兆林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天津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区域以天津市为主,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就业率始终位居天津市高校前列。学校积极探索高校应届毕业生境外就业的培养与培训模式,今年有80余名毕业生分别到新加坡、泰国任教。
天津师范大学现代化的新校区位于天津市西南部的第三高教区,占地3500亩。第一期建设工程中的35万平方米将于今年秋季竣工,届时将有万余名学生入住。新校区将成为创建全国一流师范大学的载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优秀人才的家园。我们愿与各地学子携手,共同创造天津师范大学美好的明天。